<meter id="pt50p"><wbr id="pt50p"></wbr></meter>
    1. <meter id="pt50p"><wbr id="pt50p"></wbr></meter>
        <s id="pt50p"></s>

          我的文學十年 | 周榮池:從南角墩到廣陵城

          (2022-10-09 17:34) 5976119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這十年,對于漫漫歷史長河是短暫的,但對個人來說,十年總是具有特別的意義。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江蘇作家網和《江蘇作家》開設“我的文學十年”專欄,邀請5位80后作家、批評家、文學編輯和文學組織工作者,暢敘“我”與時代共前進的文學十年。這十年,見證了他們在文學之路上的成長、成熟和取得的成績,也讓他們在領略文學風景、參與構建新時代文學畫卷的同時,不忘初心、堅守理想,用對文學的虔誠之心、感恩之情,為江蘇文學的美好未來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第五期推出的是青年作家周榮池的文學十年:《從南角墩到廣陵城》。

            

            周榮池:從南角墩到廣陵城

            

            我的文學之路是從二十年前高考志愿表上起步的。那時候我在手寫的表格上將所有志愿填上了師范院校的中文系??赡鼙藭r我還不完全明白寫作以及文學究竟是什么。后來十年我寫了一堆東西,生活和工作發生了一些改變,從遙遠的臨澤古鎮(這個地方至今在時間和空間對我而言依舊是遙遠的)進了城里工作,文字以及文學與我的關系就更明確一些?;蛘哒f,文字已經成為我工作必然的一部分。那時候是有些得意的,是文學定義了我的某種身份,成為我人生中的一個加分項。因為在此之前,文學對我仍然是一種“副業”,因為面對繁瑣的工作和公文,純粹的文學寫作仍然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雅意”。彼時,每當文章見諸報刊時,總有人用一種關心的語氣說:你的文章寫的真是不錯。

            我也會認真地去琢磨文學與工作的關系。畢竟工作提供給我賴以在城市里生存的基礎。我從來都不會說繁瑣的工作影響了我的寫作。但我仍然把文學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秘密地、深情地以至于對我來說是大規模地進行著書寫。我感謝自己的清醒和執著,更感謝時代的善意和寬容,最終人們將我的副業作為我的特長予以認可,讓我進入了相對更專一的領域和氛圍進行寫作。這是十年前的事情,這件事我得感謝很多人。感謝之語也許顯得平淡和直白,但對于一個農家子弟而言,我得像感謝南角墩一樣感謝生活的善意和寬容。

            2015年11月27日,高郵市作家協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我當選作協理事會主席。這是我文學組織工作的起點——從一種個人的愛好或者追求,文學成為我工作的一部分,對我而言確實有些如履薄冰的意味。高郵是座崇文尚教的古城,“喜業儒”的風尚孕育了許多文人雅士,及至今日被稱為“一座被文學寵愛的城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成立的高郵作家協會前身“文學工作者協會”,當時便有一批至今仍享譽文壇的名家雅集于斯,他們成為一個時代以及一座城池的文化標高。文學工作無有界隔,服務于地方文學組織工作,便要與五湖四海的文朋詩友打交道,這對于一個初來城市生活不久的后輩而言,確實是充滿著挑戰的。

            

            前輩見我懵懂,便授以真經——基層的文學組織工作便是三個“抓住”:抓住隊伍,抓住文章,抓住活動。我當時覺得這幾句輕松的話,著實讓我肩上的擔子感覺沉重。然而路已經在腳下,我只有尋道而去。眾所周知的是,高郵曾經因為高郵師范聚集了一批在廣泛時空上都有名望的文學名人,而隨著高校的遷并,這樣一個重要的陣地也退出了歷史舞臺,留下精神上無以逾越的高地。而在地方發展中,文學人口的基數在地方的現狀也面對人所共知的現實。出作家、出文章、出活動便是穩住基層文學基地的關鍵。各級會員的申報、重點作家和作品的推介,成為基層文學組織工作重要抓手。當然,文學更多的是依賴自然而有序的生長,高郵豐沃的文學土壤沒有辜負人們的期待,哺育著文學人口的不斷增長,也激發著文學事業的不斷繁榮。我們更要感謝汪曾祺及其文學遺產的福蔭,從2017年起,省作協與高郵聯辦汪曾祺文學獎•短篇小說獎,及至2021年又增設汪曾祺文學獎•散文獎,地方的文學活動在各級領導的關愛下,在前輩同仁的關注下,在幾代文友的共同努力下,成為高郵邁向中國文學之鄉路途上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

            路途漫漫,唯有熱愛與堅守一路同行。2022年6月2日,揚州市作家協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我又受命當選為第五屆理事會主席,這是我所承擔的文學組織工作的又一個新的起點。這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工作空間位置的改變,更寓意著我要和同道一起往著更高遠的天空進發。在當選后的表態發言中,我虔誠表白:我們將于專業道路矢志追求,將專業成為作家的立身之本,讓作品成為作家的從業之基;與時代精神同頻共振,感恩這個風云激蕩的時代,體察時代的偉大變革與快速發展,表達時代對作家精神世界的震撼,以全新的筆觸書寫時代風潮;和同道同仁風雨同舟,把協會建成更好地溝通、協調與服務文學創作活動的組織,通過自身的努力將作協打造成揚州文學人風雨同舟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為江蘇文學的蓬勃發展貢獻地方智慧和力量。

            十年,從南角墩到廣陵城——是時代對一個晚輩后學的善意與信任,是前輩對一個基層文學工作者的期許與扶持,是同道對一個寫作者的溫暖與熱心。這十年,我在文學組織工作上的探索,也得到了文學世界給我的眾多回報:故事源于南角墩的長篇小說《李廣榮下鄉記》獲江蘇省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書寫南角墩的長篇散文《一個人的平原》獲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散文獎、三毛散文獎,同樣書寫南角墩所在的下河古城百年風華的長篇小說《單厙》登上《小說月報》(《獨自生長的村莊》),這些都是我從南角墩到廣陵城的一路上,人們對我的祝福與期望——我想,紙上的清風明月和風云激蕩可以作證,我們沒有辜負這個海晏河清的年代。

            

           

            周榮池簡介

            周榮池,1983年生于江蘇高郵。中國作協會員。揚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高郵市作家協會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單厙》(原載《小說月報》)《李光榮當村官》《李光榮下鄉記》,散文集《一個人的平原》《村莊的真相》《草木故園》等十多部,曾獲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散文獎、三毛散文獎、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江蘇省簽約作家,主持江蘇省作協、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多部。

            

          在线免费视频观看无码,在线免费视频黄,在线免费视频伦,在线免费下载污视频,在线免费性爱视频